幻灯二

苏东坡传读后感作文800字(名人成长故事读后感《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最美的太阳

印象中初知苏东坡这人是在小学一年级爸爸给我买的那本《名人成长故事》里,他是在自家门前写“识遍天下字,读遍人间书”的狂妄小儿,也是知错能改后“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好孩子。

后来就是东坡的的那句“古之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时常出现在我的作文中,摘抄本上,床头箴言里。

再后来,大一些,便是背诵《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诗词了。

然后是不久前暑假出游杭州时听得一些晚饭后坐起一起闲聊的老市民们津津有味地谈起他,以及徒步走过几千米长的苏堤后的疲惫与满足,还有晚上的东坡肉也让人流连。

我试着串起这些于东坡的了解,透过这些碎片去触碰这个千年以前的人,却终只是见他模糊了身影。

这几日真真读过《苏东坡传》,才似乎渐了解这个停在千年前岁月里的男子。

喜欢的是林语堂先生对他的评价,颇为贴切——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且抛去他的文学、绘画、禅宗等成就不论,我钟意于他的,更多是他的性格。如果非要把他比作什么不可,我想,他像太阳。

喜欢东坡的,是他的直爽与真实。我一直以为,人类世间黑暗及不堪事物的根源,就在于虚伪与欺骗。而苏东坡一直让我觉得,他就是这黑暗中的另类。他晓得自己“这就是我之所短。也许我生来就太相信人,不管我是跟谁说话,我都是畅所欲言。”他可不信什么“学而优则仕”,他不喜那些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反是“没抱负”地以渊明为偶像。他像太阳,在暗黑现实里,散着真实的光。

喜欢东坡的,是他的善良与仁爱。无论是听闻“溺死婴儿”恶俗后成立的救儿会,还是知晓被借名卖扇后资助那“欺诈犯”,抑或是为老妪而舍弃五百缗与购得的房屋,或者还有,他搞工程,他热心赈灾,他屡次上报灾情,他帮助太学生……这些种种,都让我看到了一个热心而温暖的人,他像太阳。他在哪里,温热的光就在哪里。我想啊,如果东坡在当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必定有他吧。

喜欢东坡的,是他的豁达与乐观。最喜他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以及临终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弹劾,罢黜,贬谪,剥夺官阶。可他哪里会觉得人生无趣?当章惇看到那东坡写春风中酣睡的两句诗,他说:“噢!原来苏东坡过得蛮舒服!”于是颁发了新贬谪的命令。可是东坡在哪里,过的会不舒服?!窃以为,他不是傻到不知痛,不是做样子故意气谁,他只是看淡了。就像濒死之灵魂出窍者,走过了鬼门关,便不会再在意些凌杂米盐。(事实上东坡也确是险些就丧了命)他写信给朋友的那句“尚有此身付与造物者,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煎。”他像太阳,不会因什么恶劣的风霜雨雪而落下,而丧失自己的阳光。

“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爱的人。”之前看过一句话:“喜欢的少年是你。”反过来也成立“你是年少的欢喜。”虽然所见你画像类似中年睿智的人,可我始终觉得,东坡你啊,就是个少年啊,就是个不折不扣的阳光大男孩。真实,有爱,而温暖。

“愿此去经年江湖渡,归来仍是少年郎。”呐,东坡居士,最美的太阳男神,我喜欢你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