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关于昆虫的名人名言(世界名人成长故事红领巾小主播|名人成长故事:记探寻昆虫世界的法布尔)


梦想在这里启航,成长在这里见证,大家好!我是临汾市解放路小学广播员张楚婷。
小主播简介姓 名:张楚婷
中队:三(10)中队
本次的播音主题:《记探寻昆虫世界的法布尔》
我的座右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最大的梦想:当一名航天员,遨游太空,造福人类
最喜欢的一本书:《柳林风声》
最喜欢的歌曲:《Castle》
最喜欢的运动:打羽毛球
这里有你喜欢的声音,
这里有你喜欢的内容。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开心能够和大家相聚在这浓浓的电波中,我是今天的小主播,三(10)中队的张楚婷。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名人成长故事《记探寻昆虫世界的法布尔》
记探寻昆虫世界的法布尔
郊区的夜晚,月光分外皎洁。随手打开一扇窗,呵,这泥土的芳香!沉醉间一股微风拂面而来,捎来一阵虫儿的协奏吟唱。置身于这美妙的大自然中,依稀走进了法布尔笔下的奇妙昆虫世界。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以毕生精力从事昆虫研究,注入人文精神,呕心沥血写就的传世佳作。究其一生,伴随法布尔的始终是穷困和“白眼”。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他自小家境贫寒,全凭自己打工,读完了小学和中学,进而成为一名教师,又花了五年时间专门从事中小学教科书和科普读物撰稿工作。依靠一份微薄的工资,养活七口之家,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贫穷固然可怕,偏见更令人心寒。法布尔对于昆虫的观察和研究,从未得到任何人的认同,开辟独立的昆虫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学界的权威们,根本看不起他的自学成才,也看不惯他的研究课题,或鄙夷,或妒忌,或讥讽,或漠视,构成了法布尔的“长期孤独”。然而,这位不务正业的“教书匠”,从未被穷困抑或“白眼”所屈服,他浸淫于自然母亲的怀抱,毅然决然地辞去稳定的工作,步向少年梦想的人生之路。
《昆虫记》中有这样一段震撼人心的话:“你们是剖开昆虫的肚子,我却是活着研究它们;你们把虫子当作是令人恐惧或者怜悯的东西,而我却让众人能够爱它;你们是在一种扭切剁的车间里操作,我则是在蓝天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在法布尔看来,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等所有昆虫,都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昆虫的生命理应受到尊重。带着这样一种对生命的讴歌与爱,法布尔用拟人化的语言书写虫界,以人性观虫,以虫性鉴人,形成一种虫人交相辉映、人性虫性彼此相融的美学境界。贯穿《昆虫记》全篇的,不仅是法布尔对昆虫世界的不懈探索即“求真”,更时刻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
著名作家巴金曾评价《昆虫记》说:“它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透过本书的,是法布尔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描述中体现的对生活世事的独到眼光,对人生的特殊感悟。
法布尔何其不幸,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度日。为了完成《昆虫记》,他几乎遭了一辈子“白眼”,在取得的成就最终得到认可,甚至走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舞台时,生命却戛然而止。我们却是何其幸也,《昆虫记》带给我们的关于知识、趣味和思想的美感,以及法布尔借《昆虫记》展现的对人文精神的赞美,对美好生命的讴歌,将给予我们多少遐想和启示。
夜更深了,那些昆虫们随着大师的灵魂,吟唱得愈发悠闲自在,充满激情。正是它们,不拘泥于自身的微小,奏响了一首又一首昂扬的生命之歌。
每一次的相约,都倾注了我们殷切的期待。
每一次的离别,意味着下一次更清新的到来。
愿我们的节目,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愿我们的声音,能给你留下美好回忆。
同学们,我是张楚婷,我们下次再见。

End
本期内容由FM94.6临汾音乐广播和临汾市解放路小学联合推出
编导:史婷、陈丽华
指导教师:张静雅,解放路小学教师,中小学二级教师,临汾市优秀辅导员。
撰稿: 张楚婷
统筹:卫健棠 陈临玲
2023年3月20日起
周一到周日记得锁定
FM94.6临汾音乐广播专栏
《红领巾小主播》
每天7:25、11:50、18:05、20:05
与您准时相见
收听方式:1、车载音响调频FM94.6即可收听2、微信搜索公众号“临汾音乐广播”还可以看网络直播3、下载喜马拉雅App,搜索“临汾音乐广播”在线收听来源:临汾市乐雅少年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
新媒体编辑:陈丽华、马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