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牙掉了教案(大班成长故事诺亚舟惠城区惠外幼儿园微课程故事--大班《我掉牙了》)
诺亚舟惠城区惠外幼儿园微课程故事--大班《我掉牙了》
课程缘起:
“老师!老师!我的牙掉了”只见庭君哭着从卫生间跑了出来,手上拿着刚掉落的牙齿。孩子们见状也纷纷走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讨论着......瞬间这个“掉牙事件”成为了我们K3A班的热门话题。

我掉牙啦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然发生时间隐含的价值”。大班幼儿正处于换牙期,换牙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孩子对换牙感到很困惑,也有探究的欲望,特设此主题帮助幼儿度过换牙期,消除换牙的恐惧和紧张,探索牙齿的奥秘,做好口腔保健,懂得保护牙齿。
我掉牙了
1、掉牙大调查
通过调查统计:班上有27名幼儿有掉牙的经历,15名幼儿已掉2颗牙以上,还有8名幼儿没有掉牙。




2、掉牙的猜想
小朋友们纷纷对“为什么会掉牙”进行了猜想、表征和分享。


3、掉牙的感受


小朋友分享了自己掉牙时的心情和感受。最后通过绘本故事认识乳牙和恒牙,知道换牙是自然现象,消除换牙的恐惧感,并能在换牙期以期待、喜悦的心情迎接面对。
探索牙齿的秘密
1、数一数有几颗牙?
课堂上小朋友拿着小镜子数一数自己、同伴有多少颗牙?发现我们乳牙有20颗左右,恒牙有28-30颗左右。

2、了解牙齿
通过课堂我们知道了牙齿的名称,了解牙齿的种类、基本的特征和功能,对牙齿有初步的认知,了解牙齿的重要性。



3、牙菌来了
听完故事,小朋友通过吃饼干切身体验牙齿在吃东西时发挥的不同功能,接着通过漱口发现原来吃完东西会有许多食物残渣藏在牙缝里,如果没有及时清洁,牙菌慢慢侵害牙齿,逐渐形成蛀牙。

4、牙齿为什么会黑?
为了让孩子更直观观察酸性食物及碳酸饮料等对牙齿的影响,我们与孩子们用可乐和清水浸泡鸡蛋做了对比实验。实验后孩子了解到:饮料和酸性食物对牙齿有腐蚀的危害, 牙齿表面也有钙物质,酸性的物质会腐蚀我们的牙齿。如果长时间不刷牙,食物残渣在口腔里会变酸,腐蚀牙齿表面的钙物质,就变成了龋齿。



护牙大行动
1、我会正确刷牙
预防蛀牙的好方法就是认真刷牙,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孩子通过学习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和14天刷牙打卡活动,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饭后漱口
坚持餐后漱口
3、牙齿的好朋友
随着护牙行动的进展,我们开始探索牙齿所需营养,分辨对牙齿有利及不利的食物。
4、牙齿保健操
舌绕运动
鼓簌
叩齿
延伸美术活动
我们的思考
换牙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标志着小朋友的成长,根据孩子的需要以及兴趣,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换牙并养成良好的爱护牙齿习惯。通过《我掉牙了》一系列活动,孩子们了解了换牙的过程、了解牙齿的名称以及功用。探索蛀牙形成原因思考保护牙齿的办法。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探究兴趣浓郁,学习的主动性较强,作为教师的我们也能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的探究需要,并及时为孩子们提供支持,引导幼儿查阅资料顺应幼儿的兴趣点延伸活动内容。开展中使用了较多的有效、有趣的教学策略:用镜子数牙齿、吃饼干、带牙具刷牙、牙齿保健操、游戏等 ,我们尊重了孩子们的探究心,支持了他们的探究需要,让幼儿在探究中收获知识经验及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