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学生是我的什么(我与学生的成长故事学生是我的老师)

当看到方老师所说的以学生的变化为主题写一篇博文的时候,我一直在犹豫基于我的个人工作情况是否应该换一个主题?但看了其他老师所写的学生的变化,我觉得倒是可以基于我这几年的工作经验说说我带的学生甚至是我的变化。

我有5年的一线教龄,其中一半时间在担任班主任,因此和学生的相处时间较多。我完整地带过一届学生,从初一到初三。这三年毫不夸张确实是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接手的第一年,因为刚担任班主任不久,从一名普通科任转变为班主任的压力让我无所适从。特别是到第二学期,学生开始进入青春叛逆期,各种棘手的事情接踵而至。再加上教学压力,我的脾气变得越发易怒。到学期后半段,我明显感觉到班级气氛焦灼。学生脸上的笑容在看到我之后转瞬即逝。但想着下学期可能不用继续相处,我也就将这些事情搁置了,心想只要期末考得好下学期不用再见面了。但没想到第二年我光荣地升上了八年级。

升上八年级之后,为了缓和之前和学生们焦灼的关系。我尝试改变方式和方法,采取抓重点事件,平时放手的方式,让学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在这一年,我和学生一起经历了县性公开课时。在课前,我多次提醒学生不要紧张,而实际是想消除自己的不安情绪。有位学生看出了我的紧张,吼了我一句,终于将我从不理智的紧张情绪中拉了回来。我最终回到理智层面完成了我的县性公开课。到第二学期,疫情的影响让开学足足推迟了好几个月。学生返校之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相当严重,这时我意识在成绩这方面可能得放一放。通过一系列的班级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班级在接近期末时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经历这三年,我见证了学生们完整的初中发展历程,见证了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也从学生身上学会了如何尊重弱者,如何给与更多时间和空间让我们的孩子成长。孩子们不差,缺乏的是正确的引导和更多的耐心。当我们愿意给与正确的支持与反馈,他们会带给我们成长的惊喜。

而在开始作为教研员工作后,我到实验中学进行跟岗学习。当我作为一门非考试科目的学科教师出现时,我对学生有了不一样的观察和感受。有些学生只是草草地完成上课这段时间待在电脑室的要求,有些学生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钻来钻去。这时候要如何在信息科技课堂中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思维,获得快乐变得额外困难。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我发现用图形化编程制作游戏作为教学内容能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堂,学生在编写每个角色的动作中思维得到了锻炼,在完成游戏制作中获得了满足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个别计算机高手隐藏其中。有位学生还跟我探讨要如何在图形化编程中实现贪吃蛇的蠕动,让角色更加真实。学生的潜力一直不断带给我惊喜和学习的动力。

过往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现在的我虽然待在一线的时间更少。但学生教会我的事情一直激励着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