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幼师的成长故事怎么写作文(幼儿教师成长故事我的幼师成长故事 | 怀揣梦想,向着未来“野蛮生长”)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伍柔

2015年9月就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方向)专业;2018年9月升入南宁师范大学就读学前教育专业;2020年9月于南宁师范大学就读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2022年9月入职我校学前教育学院担任学前教育教师。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从“抗拒”,到“征服”

  2015年6月,命运之神跟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高考成绩不理想,最终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在择校的路口上等待、犹豫、选择......最终在长辈的劝说之下,选择了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方向)专业。当得知被早期教育方向录取时,我坦言,其实整个人的脑子是空白的,第一反应是“抗拒”,因为我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一无所知,更不知道早期教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域。

2015年9月,怀揣着紧张又惊奇的心态,走进了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门。幼师的学习紧张又忙碌,对于缺乏艺术基础的我而言,学习上没有任何的优势。虽然文化课基础比同学们好,但艺术类课程基础比同学们差一大截。刚开学没几天,我就开始苦恼,怀疑自己的选择,尤其是接触完舞蹈课和钢琴课之后,看到其他同学轻松愉快地完成作业,而我却茫然不知所措,我当时就后悔,想到要退学。但是现实很残酷,我没有勇气再一次接受高考的洗礼。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在学校继续学习唱歌、跳舞、讲故事、绘画、弹琴、说儿歌。万事开头难,我暗自下定决心,只要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军训结束后,作为2015学前早教1班班主任的汪冠楠老师,给我们开展一次班会,她告诉我们要好好利用在校的时光,提升自我,提到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直接升入本科院校,继续进行专业学习,激励我们努力向上。她也给我们分享了自己在南京师范大学读研的生活,我被她渊博的知识、缜密的逻辑和丰富的表达所吸引。她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和贯穿于思想始终的批判精神,班级会议是一场淋漓尽致的思想交锋,汪老师击碎我对社会问题的刻板印象和思维偏见,使我重新以多元视角思考人生,这种自由、激烈的思想碰撞对我来说终生受益。非常感谢她,给予我的是师生之间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这是我最大的幸运。

汪老师激励我道:“拒绝成为注意力的奴隶,你可以比想象中更能把握人生,要清楚的了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驱使你分散注意力的小碎片网络信息里。”我直问自己的内心:“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我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也或许是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喜欢颓废的自己,日复一日的荒废日子。短暂迷茫后,我迅速找准目标——“专升本”。班会结束之后,我一有时间就泡图书馆,让自己全身心都沉浸在学习的状态中,也开始尝试着去喜欢上美术、钢琴,声乐等相关专业技能课程。每天就算再忙,也一定抽两个小时去练习钢琴,每周除了固定的舞蹈课,会在周末选一个上午或者下午去练习舞蹈和画画等专业技能。第一个期末成绩出来了,对于一点艺术细胞也没有的我来说,钢琴,美术,舞蹈等专业技能课程只能勉强及格,但是令人惊喜的是,我的理论知识还算扎实,最终排名在全班的中上游。这于我而言,是一个还好的成绩,是对一学期辛苦付出的最好肯定,这次考试让我尤为欣喜,我暗自想,自己这次付出了百分之五六十的努力,就能收获这份令人欣喜的成绩;那当自己献出百分之百的热爱与心血的时候,是不是能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呢?

2016年3月,大一下学期,依旧需要学钢琴、声乐等艺术类课程,对我而言,是一件有难度的事,它需要大量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需要日复一日的严谨与努力地付出。带着“我的能力不止于此”的想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不擅长的事情变成擅长的事情,努力攻破一首钢琴曲、一首歌曲,我觉得成就感满满。把自己本擅长的事情做好,不算了不起,但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做好,就能收获巨大的喜悦。每天琴房缺少不了我的身影,最终在一次次回课的时候,我都获得了很高的成绩,理论基础知识就不错的我,最终期末考,我进入了班级前五名。原来,我是可以做到的。现在看来,在学习一个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的专业时,不要被之前的畏难情绪所限制,做好当下的事情,就是最好的答复。从一开始的抗拒学前教育专业,到现在的征服它,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该专业,它可以让我更加深入去了解幼儿的成长。

知行合一,向阳而生

2016年9月,大二的我渴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能在学术与综合能力上共进步,渴望自己能做出更多的贡献。因为我时刻想着必须专升本,这一年,我给自己定下必须拿下“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的目标。这样一种对进步的渴望,在大二这一年里,踏实努力学习,热情拥抱生活。为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在学习生活之外,我跳出舒适圈,拥抱新世界。我开始积极参加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学生工作与志愿实践活动,不断地探索自己最大的可能。感谢刘艳梅老师把我领入学前教育系宣传中心,并告知我:“你一定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虑做到任何人都取代不了你。”我从管理一个部门到竞选管理一个中心,担任学前教育系宣传中心主任,在这期间,我参加和筹备了许多活动,从中收获良多,锻炼了我的全局观。这一年时间里,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的宣传工作。比如,“体育教学成果汇演、学前教育系2016年度教学成果汇报系列活动等”,这些活动都要求在短时间内组成宣传团队、筹划选题、形成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孙志国老师、欧龙鸣老师会给予我一些建议,通过实践,我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而筹备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时间紧、难度大、配合默契不够等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去解决,这也让我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抗压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担任2016级学前男生2班的助班,这一年的学生工作,让我有了归属感和荣誉感;学会了感恩和感动;感到被惦记和被需要。完成了诸多活动,提及成功的经验,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有勤奋和培养持续学习的能力,要不断了解环境内的新动态,学习新技能,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在我心中,藏着这样一句话:“很羡慕一种人在专业领域内优秀和迷人,但其他地方又可以像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理智成熟,并且还有珍贵的少女心。”

这一年,我完成了自己的目标,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学业也没有落下,获得了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我认为人生并不总是顺意圆满,逆境更让人成长,坚定勇敢的迎难而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走下去,熬过黑暗,一定可以迎来光明。

打怪升级,华丽转身

2017年9月,离开学校到南棉幼儿园进行为期三个月实习,从校园到社会,面临角色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踏进幼儿园之前,我给自己下定目标,一定要理论结合实践,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当中,要在实习后成为“优秀实习生”。由于科教兴国,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成为全民全社会的共识,顺应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事业也有质量上的变化,对每个从业者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事物。作为学习者,首先,我会阅读幼教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学前教育领域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独立思考;其次,我养成了通过新闻、广播、网络等持续关注教育热点,及时了解教育领域内的新变化、新政策的习惯;此外,我会积极参加学前教育各位老师举办的公开讲座等了解学前领域前沿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政策。作为一名实习生,我努力做好保教工作,会根据幼儿的现有经验,认真撰写好每一份教案。准备好每一节教育活动课程,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会根据幼儿的现场反应及时更改自己的教学,用心为孩子传递爱与技能。活动结束后,写好每一份观察日记,进行活动反思,与主班老师吴老师进行交流,听取吴老师的建议,保持优点,更正不足。吴老师在我实习第一天对我说:“对幼儿,要先谈爱,再谈教育。语言是有能量的,积极的、温暖的语言能让孩子变得自信、乐观”,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她在身体力行,用爱去感化孩子,每天给予孩子最灿烂的笑容,最美好的拥抱,对每个孩子都会说“我爱你”,孩子也会给予她热情的回应。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幼教工作者的爱心、耐心、用心。在实习的每一天里,我都以老师为榜样,学习她身上的优点。工作中每一次任务的达成就像是打怪升级,过程并不容易甚至有时候步履维艰,但困境都是一时的,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只要再坚持一下,就是风和日丽。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我也不断成长,在实习期间获得了“优秀实习生”的称号。

2018年4月,看见专升本名单上自己的名字,觉得这一切都值得了。点滴细碎的生活细节构成了我在幼专的三年,也许它们没有那么轰轰烈烈,没有那么璀璨夺目,但却是我在幼专最好的时光,对于我来说弥足珍贵。回首幼专的三年大学生活,我的每一步都坚实而精彩,我把一件件不擅长的事情逐渐做到极致。我挑战自己,步履不停地迈向更高的平台。从不擅长到极致,我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的大学生活,为青春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设限制,野蛮生长

俗话说,年轻时看远、中年时看透、老年时看淡。站得高,自然就望得远;视野宽,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能明晰。

2018年9月,升入本科院校,从一次次课堂交流中,我也感受到自己与同专业本科生或外校同为升本同学的差距,印象最深的是那些高升本的同学。当时都是全理论课程,对我来说,就会存在理论太深奥,听不太懂的部分。但她们每节课都会很踊跃地举手,向老师提问。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些事都让我有一点胆怯。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没有思考能力的学习工具,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这些同学和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思想引导和帮助。那一次次的课堂交流,我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时至今日还经常有学习、生活上的联系。课余时间我也会参与积极向上的活动,比如读书会、讲座、实践活动等,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觉得还是要多和优秀的人相处。这样能推着自己往更高处走,更远处看,拓宽自己的眼界,提升自我价值感。这也在我心里种下了“看世界”的小树苗。我坚信教育就是传递爱,我现在还太渺小,无法对教育领域做出大的共享,但是我抱有一颗对教育充满热情和期待的心。我做出了一定要读研究生的决定,去向更大的世界,探索更多关于幼儿,关于学前教育的知识。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可避免会遇到挫折与考验。但是,为了读研目标,我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人生漫漫并非都是坦途,总会有失意、低落,要积极乐观的去面对,不逃避不气馁;其次,保持思考,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困难和挫折看似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但也是我快速进步的机会,把握机会,快速成长。遇到困难我通常会停下来,冷静思考,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列出规划,然后奔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去尝试,总能找到战胜它的方法;另外,多和身边优秀的人交流,从他们的经历中学习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及应对挫折的态度,登上了山顶,可能是伤痕累累,但看到的却是无限风光。一路磕磕绊绊,但只要不被打倒,定能追寻到最美的风光。

2020年5月,我被南宁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拟录取,成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路都是边走边亮的。走着走着,就会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对于定下来的、无法改变的事情,那就去改变自己;对于没有定下来的事情,就在这条路上尽可能地多尝试,终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非常感谢自己努力的日子,它们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自己不是机会主义者,而是要么不做,决定要做就一定要争取95%成功率的人。

2021年7月,看到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再次发出招聘学前教育教师的公告,我克服自身的恐惧,勇敢的提交了报名信息,而后准备招聘考试,很荣幸母校给了我再次返校的机会,成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教师。

所谓逆袭,并非是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而是坚持自己所坚定的东西,有了这样的信念,已经成功了一半。我一直坚定要站在自己所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比昨天好一点,未来就会少一点遗憾的信念。在横冲直撞的青春里,八年时光即将过去,我有过彷徨、有过困惑、有过失落、有过挣扎,最终挺了过来。带着“爱教育,爱学前,爱儿童,爱专业”的信念,意识自己作为一名学前人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争做一名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很感谢广西幼专对我鼓励与培养,感谢一路上遇到的各位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往期回顾

听说了吗?广幼第一季“最美声音”活动开始啦!

以墨色书香,涵养理想之花

END

编辑 | 滕娇娇

责编 | 黎慧娉

校对 | 宾妹玲 孙梦娟

审核 | 覃玲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