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作文(我与孩子共同成长故事一个妈妈的自述:我与孩子的故事)

你真的会关心孩子吗?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你真的会为了孩子,把所有能用的招都用了吗?

相信家长们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如果再深入追问你是怎么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就会发现,我们的很多行为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反而是了我们自己。

为了我们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孩子,为了让孩子能按照我们期望的样子成长,为了显示我们有多操心孩子的成长。

再分析下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更残酷的一个事实:其实我们没有想象中那么爱孩子。

不要着急否认。给您举一个我的例子(当然也可能就我是这样的妈,惭愧~)。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天天为他焦虑。

他挑食时,天天紧张他的营养,苦口婆心地跟他讲多吃蔬菜的好处。他体质差时,担心他容易生病,劝他多运动。他不想学习时,跟他讲道理摆事实,就为了他能专注地完成作业。

此外,还逢人就诉说育儿的辛苦与煎熬:说他的调皮,说他注意力不集中,说他不爱学习,说他比别的孩子难搞……

但我做了什么?除了说教、逼迫、引诱,有时候发脾气外,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具体的行动了。

没有变着法把蔬菜做成不同的花样让他吃下去,不吃就不吃,任由他去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逢人就说他挑食,我管不了。

没有想办法拉着他去公园去户外去做各种运动,他不愿意出门,我也没有坚持一定带着他运动,只是报了一门篮球课而已,然后逢人就说他好静、懒。

没有找各种方法与他一起去尝试去激发他的学习热情,就只是找了一些辅导老师上上课,指望靠着别人来培养他的学习热情,逢人就说孩子不爱学习,试过很多方法都不行。

我每天亲自接送他上下学、做早晚两餐、陪着写作业,然后周末送去上各种兴趣班,偶尔计划一些外出活动,我以为这些就够了,这些就能证明我有多爱他了。

但他的问题还在那里,根本没有解决,而我也没有再想办法去解决。甚至有种放弃的想法,听之任之。

今天老友说我:“其实你还是为孩子付出得不够多”。我马上跳脚,如数家珍,说我为了孩子怎么怎么样?

她说:“你扪心自问,你在做那些事情时内心是什么感受和想法?为了孩子,你是不是还能再多做些?刚刚我提了一种方法,你立马就拒绝了,连尝试都不肯,真正爱孩子为了孩子的妈妈,不会这么着急否决,而是会先耐心听着,然后再分析能不能给自己的孩子用。”

我沉默了。再仔细回想我与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确实很多时候我都是不耐烦的状态。

早上,着急催着他出门,数落他拖拉、慢吞吞。吃饭时,嫌弃他吃得慢、又挑食。看他上篮球课时,看他那懒散的动作和样子,就忍不住在旁边哔哔哔。

陪着写作业时,看着那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然后讲几遍都不懂时,心里吐槽了他N回,然后还巴不得他快点写完,这样我就解脱了,有自己的自由时间了……

原来我真的如此不堪,我眼中的孩子都是缺点、不足,没有一点让我满意的地方。我的私心里,认为孩子是累赘、是拖累。

我意识到,我对于孩子的付出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着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我期望他能够按照我的想法去成长,去发展,如果我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我期望的回报,我就会感到沮丧、失望和焦虑不安。

真的,直到此时此刻,我才深刻地觉得我没有我以为的那么爱孩子,我的爱有很多附加条件。

我更没有因为孩子的某一个不足而穷尽所有办法,在行动之前,我总会下意识衡量和评估投入产出比。很多可以尝试的方法,总会因为我的各种顾虑而迟迟没有下文。

我坐在老友面前,呆住了。我很后悔和愧疚,感觉完全是我耽误了孩子,是我没有不计较的付出。我还觉得十分挫败,害怕一切都来不及了。

这时候,老友跟我说,爱能弥补一切,不要害怕,只要你真心爱孩子,一切都来得及。

我决定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计较不付诸条件,真的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用心去陪伴孩子,期望孩子能感受到我的改变,再给我一次机会。#亲子教育##爱#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